坐著時的表現 ● 兩手能比較熟練地玩玩具; ● 會伸出手來要東西; ● 會把頭轉過去看身後的東西; ● 也會把手伸到前麵,左右兩側,夠東西; ● 會從座位變成仰臥位或俯臥位; ● 會從俯臥位
作者:佚名
來源:太平洋女性網 雪可美容網
坐著時的表現
● 兩手能比較熟練地玩玩具;
● 會伸出手來要東西;
● 會把頭轉過去看身後的東西;
● 也會把手伸到前麵,左右兩側,夠東西;
● 會從座位變成仰臥位或俯臥位;
● 會從俯臥位變成坐位(這個能力有的嬰兒到了一歲才會);
● 坐著會向前、向後、向左右蹭著移動。會徒手站立了好動的嬰兒到了這個月就坐不住了,總是要
爬或站,鬧著上戶外玩。一隻手扶著東西可能就會站起來,徒手能站立幾秒鍾。到了這個月嬰兒爬得很好了。
手能自由伸張五指
手的精細動作有了很大進步,能自由地伸張五指。拿東西更準確了,會用手指捏起比較小的物體,並能比較準確地放到嘴裏,有時不小心還會放到鼻孔裏,嬰兒看到什麼就想拿什麼。防呼吸道異物更重要一定要把對嬰兒可能有危害的物品放到安全地方。小小的藥粒,可能都會被嬰兒捏起來放到嘴裏,這是很危險的。即使有人在跟前看護,也很難照顧到,可能一眨眼,寶寶就把東西放到嘴裏了,等寶寶被異物卡了,看護人才發現,就已經晚了。
運動能力發育並不均衡
嬰兒運動能力發育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發育快些,有的發育慢些。如果相差的不是很大,就不要著急。寶寶運動能力發育快慢,與嬰兒所處季節,父母訓練程度,看護人是否幫助訓練等一些客觀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正趕上冬季,穿得比較多,有些運動能力就可能延遲出現。夏季,嬰兒運動能力發育比較快。
對嬰兒的體能訓練
舔犢之情最重要
讓嬰兒在快樂中學習運動能力,加深親子感情,激勵嬰兒進取精神,簡單的親子遊戲可以達到這一目的。親子遊戲隨時可做,不需要特意安排,越是自然地玩耍,越能使嬰兒感到親切,學習起來也有興趣,學得也快。幫助寶寶站立給寶寶準備能扶著站的東西,比如沙發墩、小木箱、椅子、嬰兒床等,嬰兒扶著這些物體能夠站立著,為一歲以後走打基礎。站立後,嬰兒脊椎的三個生理彎曲就都形成了。嬰兒扶著物體,剛剛開始站立時,可能是搖搖晃晃的,像個不倒翁,慢慢就能站穩了。當嬰兒能扶著東西站穩後,就讓嬰兒靠在物體上,兩手不再扶物,父母在旁邊保護著寶寶不要向前趴下,鍛煉嬰兒獨站片刻。不要怕寶寶摔倒,嬰兒已經有了自我保護能力。但是,要給嬰兒騰出運動空間,周圍不要有堅硬的物體,即使摔倒,不至於被周圍的物體磕碰。
從站立到坐下
從站立到坐下的動作,需要嬰兒手和身體的穩定協調配合。一開始,嬰兒可能會啪嗒坐在床上,這不要緊,注意安全就可以了,父母可以稍稍扶一下嬰兒的腋下,把持一下身體的穩定,嬰兒就能順利地從站立位到坐位了。把玩具放在嬰兒腳前,嬰兒就會主動做這個動作。站起蹲下這個動作比較難,有的嬰兒要到快一歲時才能學會。這是需要全身協調的動作,嬰兒四肢還要有力,平衡覺也好。從坐著到站立,這個月的嬰兒需要父母用手拉一下,或自己扶著物體站起來。自己徒手站起來需要有個過程,父母可以用手指輕輕勾著嬰兒的手指,邊說寶寶站起來,邊用力向上拉。如果寶寶站起來了,就鼓勵嬰兒說:“寶寶站起來了,寶寶長高了,寶寶真棒。”以後,媽媽把手指伸給嬰兒,先不接觸嬰兒的手指,對嬰兒說:“寶寶站起來,夠媽媽的手。”這時嬰兒就會伸出小手,勾住媽媽的手指,媽媽順勢輕輕拉起,並說:“寶寶夠到媽媽手了,寶寶自己站起來了。”嬰兒會很高興的。
向前邁步走
這個月的嬰兒可能會扶著床沿、沙發墩、木箱等橫著走幾步,有的嬰兒推著能滑動的物體向前邁步,但不敢離開物體向前走。父母可以進行這方麵的訓練,讓嬰兒靠著物體站在那裏,媽媽蹲在寶寶前麵,把手伸向寶寶,做出要抱的動作,並對寶寶說:“寶寶走過來,讓媽媽抱一抱(當然要離寶寶很近)。”這時,寶寶可能會試著讓身體離開倚靠物體,兩隻小手伸向媽媽,要向前邁步。如果嬰兒還不能向前邁出,身體已經向前傾斜,媽媽就及時向前抱住寶寶,並鼓勵寶寶:“寶寶真勇敢”。
撿東西訓練
讓嬰兒撿東西,是很好的遊戲,不但能訓練嬰兒的體能,還能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思維能力,手的精細動作,對物品名稱的認識,和父母的交往能力。小小的撿東西遊戲,就有這麼多的好處,可見親子遊戲是不可缺少的。這個月的嬰兒已經能聽懂父母的一些話了,也認識了一些物品的名稱,會站起來,會坐下,有的嬰兒還會蹲下了,會爬,會翻身。這些都是撿東西不可缺少的運動能力。
媽媽把幾個玩具放在一個箱子裏或盆子裏,放在地上,讓嬰兒站在盆子旁邊,媽媽對嬰兒說:“寶寶把小布熊拿給媽媽好嗎?”寶寶聽到媽媽的請求,就會用眼睛看看盆子裏的玩具:噢,小布熊在這裏,就會慢慢地從站位變成蹲位或坐位,把小布熊遞給媽媽,媽媽就說“寶寶真棒”,抱起寶寶親一親,以示鼓勵。寶寶會有一種勝利感,非常喜歡看到媽媽的興奮神情,即使媽媽不向寶寶發出命令,寶寶可能也會再把小布熊拿給媽媽。這時,媽媽千萬不要沒有反應,還要像第一次那樣,表現出高興的神情:“寶寶本事真大,知道媽媽喜歡小布熊。”
把物體投進小桶裏
這個遊戲也很好,訓練嬰兒手的精細動作和準確性、手眼的協調性。媽媽拿著一個小桶,嬰兒手裏拿著小玩具,媽媽對寶寶說:“把你手裏的玩具放到這個小桶裏。”如果寶寶沒有聽明白,媽媽可以給寶寶做示範,或讓爸爸把他手裏的物體投到桶裏,寶寶就會模仿爸爸的動作,把玩具放到桶裏。不斷拉遠寶寶與桶的距離,訓練寶寶投物的準確性。等到寶寶有了這個能力,媽媽就可以讓嬰兒把地上散亂的玩具,一個個放到容器裏,收拾起來。玩完了,自己動手收拾幹淨,媽媽要不斷鼓勵,使寶寶認識到,自己會做的,應該自己做。兩手配合給嬰兒準備一些小瓶子、小盒子,鍛煉嬰兒兩手配合能力。拿帶蓋的小盒子,媽媽先給寶寶做示範,用兩手把盒子打開,再把盒子蓋上,在盒子裏放一個小球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增加寶寶打開盒子的興趣。學會了打開盒蓋,再教寶寶擰瓶蓋,這個動作更複雜,但是越複雜難學的動作,對嬰兒越有益。父母要不厭其煩教寶寶,這個時期的嬰兒非常愛學習這些本領,總是樂此不疲地重複學到的本領。
使用小勺
這個時期的嬰兒手的精細動作能力已經比較強了,可以訓練嬰兒自己使用小勺吃飯。這讓許多父母無法接受,讓嬰兒自己拿勺吃飯,就意味著會把飯菜撒得哪都是,會弄髒寶寶的衣服,弄髒媽媽的褲子,弄髒桌椅和地麵,會浪費飯菜。但是,如果父母為此而拒絕訓練寶寶,就會扼殺寶寶自己動手的積極性,不但會降低嬰兒的食欲,還會阻礙嬰兒運動能力的發展。用勺吃飯,是這個月嬰兒喜歡做的事情。從這個月開始訓練的嬰兒,一歲以後就能自己拿勺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