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激素——瘦素

  簡單地說,瘦素(Leptin,LP)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瘦素也被稱為“飽足激素”,是一種飽食信號,讓我們有“
作者:佚名
來源:雪可美容網 雪可美容網

1號激素——瘦素

  簡單地說,瘦素(Leptin,LP)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瘦素也被稱為“飽足激素”,是一種飽食信號,讓我們有“吃飽了的感覺”。主要分布在中樞神經係統(尤其是下丘腦)和肝、腎、脾、腸、心髒、睾丸、卵巢、骨骼肌的脂肪組織。它向我們的大腦發出信號:“我已經吃飽了,不用再吃了。”如果瘦素發揮正常,我們的體重就能得到良好的控製。大多數人,包括絕大多數超重的人體內的瘦素含量都處於正常水平。問題是我們體內還有很多其他的激素鼓勵我們多吃(比如吃的愉悅感占了上峰),於是我們對於瘦素發出的信號置若罔聞,才造成了飲食失控。恢複大腦對瘦素的敏感度,需要一個過程,重新建立起正確的飲食習慣。

  

2號激素——饑餓激素

  肚子餓得咕咕叫就是饑餓激素在發出信息,叫喊著要吃東西。饑餓激素是通過分泌NPY(一種名為Y神經肽的蛋白質)向下丘腦傳遞饑餓感的,此時新陳代謝水平下降,我們除了感覺餓還有感覺體溫下降,所謂的饑寒交迫。通常情況下,我們的胃每隔30分鍾分泌一次饑餓激素,但通常這個信號並不強烈,但如果你處於節食期或是你處於真正的饑餓狀態,饑餓激素的分泌就會增加到每20分鍾一次,並且信號越來越強烈。你的毅力很難戰勝本能,所以忍饑挨餓的減肥方式很難堅持。為了降低饑餓激素水平,我們應該盡量讓胃部有點食物,所以少吃多餐被做為減肥的好辦法。



減肥實際上是瘦素和饑餓激素之間的較量,提高瘦素的敏感度和反應度打敗饑餓激素。我們可以這樣做:

◇ 通過運動。減少脂肪增加肌肉含量,讓瘦素保持敏感。

◇ 選對食物。選擇正確的食物(纖維、堅果等)可以促進瘦素分泌,而另一些食物(脂肪、糖類)則會令瘦素分泌減弱。所以我們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並不時時聰明的大腦:

  為什麼我們吃甜食的時候會越吃越想吃?這是因為大腦不認為甜食中的糖是正規的食物,忽略了它所含的熱量,所以一份甜食吃完了,大腦接收的依然是饑餓激素發出的信號,於是繼續吃,越吃越多,越吃越胖。

  

多學一點兒

   NPY也是一種壓力激素,壓力大的時候,NPY就會加速分泌,所以我們在壓力大的時期往往特別餓特別想吃東西。還有NPY不僅調節食欲也調節性欲,滿意的性生活能避免肥胖是有道理的,而當我們欲求不滿的時候,往往發泄性的進食。為了減肥成功,我們不妨將欲望轉移到床上。

  我們的原則:永遠不要讓自己覺得餓!永遠不和身體簽署不平等條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girls.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